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基础教研室教学管理与改革年度实施计划一览表(2025.10---2026.10)

时间:2025-10-30 14:58:51 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计划内容

实施措施

预期目标

实施

期限

责任

主体


常 规 教 学 管 理

教学管理

1.教研室根据教务处及部门教学专干的反馈、教师专长和课时量,拟定教学任务分配方案。

2.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次,覆盖不同教师;年轻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次。听课结束后与被听课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3.正常开展教研活动(至少两周一次),针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个别疑难问题,集体研讨给出解决方法并形成教学资源;

 

4.依托学校在线平台,完成《高等数学》在线精品课程的微课录制、视频剪辑及平台上线。

1.教学任务分配科学合理,及时到位;

2.形成常态化教学查听课制度、教研模式及反馈改进工作机制。

3.支持教师备课、科研及学生自主化学习。

4.《高等数学》在线精品课程的微课正式上线。

计划年度内

基础教研室

科研管理

1.在重要项目申报前组织动员会,鼓励教师组建科研团队。在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关键节点前,组织材料预审,确保项目顺利通过。

2.将年度论文发表任务分解至各位有职称申报需求的教师,并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

1.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项左右;

2.争取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计划年度内

基础教研室


师资管理

1.涵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信息化工具使用,学习职业教育政策、课程开发、项目化教学,包括课题申报、论文写作、教学成果培育等线上线下培训课程。

2.每年选派1-2名教师参加暑期双师培训。

3.每年组织教研室级教学比武,并全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校级、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将备赛过程作为高强度、实战化的培训。

1确保青年教师年均参与培训不少于20学时,全体教师年均培训总量达标40学时。

2.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级、省级教学能力与创新大赛,争取竞赛取得新成绩。

计划年度内

基础教研室


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1.以课程为单位,每学期定期召开课程思政专题集体备课会。每次聚焦一个主题,如“数学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物理定律中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艺术经典中的人文素养与价值追求”,共同挖掘、研讨和设计思政元素融入点。

2.每学期组织1次课程思政示范课观摩活动,由思政融入效果好、学生评价高的教师进行展示。

3.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沙龙,进行各课程联合研讨。目前教研室已有《高等数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传授项目经验,并全力协助已申请立项的《美术鉴赏》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顺利结项。

1.每门课程建成一个与开课学时匹配的高质量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案例库。

2.已获批立项的校级课程思政项目顺利结项。

计划年度内

基础教研室


教 学 改 革 创 新

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1.组织各课程教师共同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研室所带公共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美术鉴赏和音乐鉴赏,在知识、能力、素养上的具体支撑点。

2.系统建设并持续更新包含微课、案例的数字化资源库。明确要求教师采用“线上预习/知识传授+线下研讨/实践应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3.明确规定过程性考核(如课堂表现、小组协作、课后作业、实践报告等)在总评成绩中占比不低于40%;严格执行听课制度,听课记录聚焦师生互动率、学生参与度等关键指标。利用部门和教研室例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研讨与即时整改。

1.完成教研室所带公共课程与至少1个核心专业的对接。

2.下学期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覆盖率过半。

3.形成严谨、规范、协作的教研室文化。

计划年度内

基础教研室

持续提升队伍实力

1.每学期组织关于混合式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实施、教育数字化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并纳入继续教育学时。

2.将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作为各门课程教师集体备课的固定环节。鼓励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记录育人案例与心得。

教师年均参与专题培训覆盖率100%。

计划年度内

基础教研室


持续提升教科研能力

1.以申报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或教改项目为载体,团队集体攻关。

2.在重要项目申报前组织动员会,鼓励教师组建团队。在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关键节点前,组织材料预审,确保项目顺利通过。

3.将年度论文发表任务分解至各位有职称申报需求的教师,并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

1.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项左右;

2.争取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计划年度内

基础教研室


持续抓好双高建设

1.将资源建设任务分解到各课程负责人。

2.完善《高等数学》精品在线课程内容,顺利结项并成功在平台上线。鼓励团队合作开发综合性、跨学科的优质资源。

在线资源库年均访问量、下载量稳步提升,在线活跃度显著提升。

计划年度内

基础教研室


保 障 措 施

一、制定教研室实施细则,明确责任人与时间节点。积极申请学校专项经费,保障课程开发、资源库建设与教师培训。

二、建立课程标准年度修订机制,结合各专业学生学业反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实效性与前沿性。

三、将教学管理、科研绩效等量化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干部推荐直接挂钩,形成奖优罚劣的长效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