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理事长在2023年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3-09-13 08:26:31 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理事会作工作报告。

一、2022年工作简要回顾

2022年,理事会下属两校三区和几个实体公司,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共同干成了十件实事。

一是收购信阳群星学校建成南湾校区。累计投资1.3亿元,收购了信阳群星学校全部资产,进行了改造装修,新建了创新创业楼、培训中心、连廊教室和江淮书院。南湾校区通过这些投资,使我们具备了两个二级学院、一个产业学院、一个培训中心、一个文化艺术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是新建了10万平方米建筑。包括大专校区综合教学楼、5号学生公寓、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休闲馆)、南湾南湾校区创新创业中心、培训中心和旧楼改造;在大专三期启建了学生宿舍、餐厅和实训楼。三是成立了应急管理学院。聘请了2名应急管理专家和一批优秀教师,全面开展了应急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省应急管理厅积极支持市应急管理局与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共同筹建“大别山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河南省应急管理(豫南)培训基地”,共建“应急管理学院”,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科学研究及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四是大力改善学校环境与实训条件。改建了足球场,新建了篮球场,改善了一号餐厅;更换了一架波音737飞机,在综合楼配备了动态模拟飞行舱等实训设备和教学设施,在中专改建了四个实训中心。五是三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2022年11月10日,学院三期项目开工。首批工程建设两栋学生宿舍、一个餐厅、一栋实训楼,预计在2023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六是新建五个校办企业。去年以来,我们新建了信航建筑公司、航建装饰公司、航建实业公司、河南美斯特服装公司、振航实业公司等五个校办企业。理事会增加了成本核算部、招标办、采购办。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学校增加了收入,减少了支出,提高了经济效益,缩短了工期和供货时间,质量等到了保证。七是各类竞赛硕果累累,内涵建设再上台阶。2022年,两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和科研工作,中专去年通过了“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达标验收;大专共计拿到国家级奖项7个,省级奖项16个;申报科研项目120项,成功立项60项;发表论文27篇。与去年相比,取得了多个方面的突破,实现了新的跨越。学校获批“信阳市文明单位”,被推荐为省级文明单位。八是承担社会责任,贡献学校力量。7月1日,信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我校成为会长单位。学校成立了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无党派人士联谊会,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学校的力量。九是与省投资集团合作办学取得重大进展。去年6月下旬,河南人才集团与我们学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省人才投资集团委托的尽职调查团队正在学校进行第二次尽职调查。根据合作协议内容,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平台搭建、资源共享、浉河三期本科校区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创新性深度务实合作。十是雷山匠谷建议被市委采纳,职教新城蓝图助推学校发展。去年,我们提出了“雷山匠谷”的概念和布局思路,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变成了信阳市的职业教育规划。雷山匠谷规划面积52.9平方公里,分为匠才谷、匠艺谷、匠人谷、匠心谷四个区域,规划建设5所本专科职业学校、20所中等职业学校和产业学院,配套建设工匠道、工匠河、工匠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实训基地、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规划建设教师未来社区。目前,相关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再过一年,一个生机勃发的雷山匠谷和职教新城就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我们精心组织,严密防控,在全面放开前无一人感染,守住了防线,成为全省高校中坚守到最后放假的学校。我们创新实施“三个课堂一支队伍”建设,围绕升本、“双高”和达标要求,大力开展教育质量提升活动,取得了全面的进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逆势而上,投资3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训设施建设,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赢得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合作伙伴纷纷伸出橄榄枝,要求与我们合作。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两校三区和各个公司全体教职员工,上下同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理事会对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23年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首次提出了“三教”协同和“三融”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要求“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首次在党中央的报告中明确将“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去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修改了《职业教育法》,去年10月和12月,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这些法律政策,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随着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必将强有力地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对于我们航空特色学校来讲,这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战略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决不能错过这个发展良机。

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职教法律政策,基于我们对目前职业教育形势的判断,理事会疏理出2023年学校的发展目标,概括起来,可以用“1335”进行表述。

“1335”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是:

“1”就是在郑州航空港征地1500亩建设成立一所航空类本科职业院校。郑州航空港定位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是一个拥有航空高铁地铁城铁普铁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我们在这个地方建一个1500亩的航空类本科院校,是对接《河南省通用航空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举措,符合“一核、两翼、六组团、多园区”的省级发展规划,是我们航空类职业教育服务省、市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再加上有省人才投资集团的支持,有我们多年的办学经验和独特的办学理念,必将大有前途,大有可为,“1”所本科职业院校一定会变为现实。

第一个“3”就是完善和筹备建设三所大专院校:即在雷山校区完善“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在南湾校区扩大200亩土地,建设成立“信阳传媒职业学院”,在浉河三期职教新城征地500亩,建设成立“河南应急管理职业学院”。

第一所大专的任务是完善提高。

第二所大专的任务是加强合作,逐步完善条件。上海戏剧学院已经同意与我们合作,协议已经起草,我们先办中专,再征100—200亩土地,具备条件后立即申报大专,成立“信阳传媒职业学院”。

第三所大专的任务是征地、规划设计、建设。市委、市政府,平桥区委区政府春节后已经两次开会,推动浉河三期职教新城建设。应急管理学院的程书波院长、顾令爽副院长两位博士,已经规划出“河南省应急管理职业学院”独立建院的基本方案,计划下设8个学院,建立“一个基地、四个中心”(“河南省应急管理(豫南)培训基地”、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应急救援中心、应急演练中心、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这一所大专是政府在推动、我们在运动,省应急管理厅积极支持,很快就会见到成效。

第二个“3”就是完善和建立三所中专学校:分别是“河南信阳航空服务学校”、“信阳航空职业学院五年制学院中专学校”、“信阳文化艺术学校”。

第一所中专的任务是完善提高。

第二所中专包含在我们即将独立的五年制学院里面,其主要任务。

第三所中专我们已经完成了申报,等待市政府批复。有上海戏剧学院给我们合作,会有一个十分美好的前途。

“5”就是逐步建成五个校区:雷山大专校区、雷山中专校区、南湾校区、浉河三期校区、郑州航空港校区。

我们要完成一所本科、三所专科、三所中专、五个校区的目标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从哪里来?这就是我报告的第三个部分:“6431”工作措施。

三、实施“6431”增收举措

“1335”是全年工作布局,“6431”是实现目标的工作抓手和金融抓手。

“6”就是6个校办企业发展壮大,为学校建设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创造经济效益。这六个公司分别是:建筑公司、装修公司、建材公司、服装公司、三产公司、教育装备公司。建筑公司今年要完成12万平米建设任务,产值要达到2.4亿,要完成融资任务3000万元。装修公司要完成已经建成的14万平米装修任务,产值要达到6000万元,要完成融资任务1000万元。建材公司营业额要达到3200万元,要完成融资任务1000万元。服装公司产值要达到3000万元,要完成融资任务1000万元。三产公司收入要达到1000万元,完成融资任务1000万元。教育装备公司营业额要达到5000万元,要完成融资任务1000万元。

“4”就是建立完善四个平台,一是新媒体数字产业园,二是学术交流中心,三是理事会投融资中心,四是河南省航空职业教育集团。

“3”就是扩大收入的三个渠道。即学费收入、培训收入、服务社会收入。

学费收入:一要提高标准,二要保证及时入库。

培训收入:一是抓好继续教育培训,完成20000人1000万的达标任务;二是抓好社会培训,保证培训中心建成后不空、不闲,人员一批接一批进来,收入源源不断地增加。具体激励办法为:各学校、各二级学院明确一个培训任务额度,超额奖励。

“1”就是每个二级学院和系部都要设计出自己本学院、本系部的独立运营的项目,每年创收收入100万—1000万元。

以上“6431的”增收举措,既是我们民办学校生存发展之道,又是党和国家“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政策落实方式,也是培养教师、学生创新创业的试验田、实验室。希望大家深刻理解其中的应有之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市场的浪潮中彰显自己的英雄本色!

四、实施人才培养创新举措

学校所有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简单地说,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据国家的法律政策,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怎么更多更好地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人才呢?经过反复地思考,总结我多年来的办学经验,提出了一个人才培养创新的思路。具体就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1+2+3+4+5+6+1”举措。

“1”就是深度调研了解学生所学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从岗位对就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来深度思考,围绕这种能力要求开设课程,实施教学培养。

“+2” 就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就是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3”就是开展好三个课堂:第一课堂就是课表以内的技能课堂;第二课堂就是课表以外的所有时间,利用好学校各种条件和设施,聘用不同角色的专兼职老师,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第三课堂就是学校以外的社会实践、岗位实习,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素养。

“+4”就是打造基本技能“四合一”实训课堂:即一套实训设备、一个专业老师、一本校本教材、一个能力证书。

“+5”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即道德能力、技术能力、自我反思与提升能力、愈挫愈勇的抗挫折能力、强国有我的踔厉奋发能力。

“+6”就是在校三年6个学期,每个学期要学到两个本专业的技能,六个学期共十二个基本职业技能和十二种职业素养能力,共计获得24个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单项能力证书。

“+1”就是每个专业要建设一个职业能力综合实训教室兼证书考场,按照一流员工的要求,对六个学期三年结束所有的技能训练进行考试考核,合格后发给毕业证书。学生离校时,在他入校时配发的工具箱里,装上24个单项能力证书,再加上一个毕业证书(+1)。

以上“1335”发展目标、“6431”增收举措和“1+2+3+4+5+6+1”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如何具体落实,理事会各单位已经分别疏理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在接下来的会议议程中,将要依次向全体教职员工进行解读安排。请大家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思考,在明天的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补充和完善的意见建议,以利于学校的更好发展。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我们职业教育学校是培养工匠的摇篮,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基地。希望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职业教育法律政策的精髓,按照理事会“1+2+3+4+5+6+1”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焯厉奋发,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出一届又一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谢谢大家!